附近100米200块4个小时-24小时品茶微信wx,24小时空降全国约一对一游客登入,凤凰楼茶楼约茶联系方式

频道列表
“聆听”院士的水稻世界
发布日期:2014-11-15

    不久前,国家农业图书馆外红砖墙上,一则简单的海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。海报标题简洁醒目:农科讲坛开幕,李家洋首讲。
    周一本是最为忙碌的工作日,这天,慕名者涌入,一扫馆里往日的宁静。
    农业部副部长、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,我国著名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家,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美国科学院院士、德国科学院院士、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。
    满满的报告厅内,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也在其中,他甚至还抢着问了一个问题:“能否通过科技手段把糙米改造成粳稻,让全国人民都吃上东北香喷喷的粳稻?”提问引来一阵掌声。李家洋逐一解答,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如数家珍,就学术问题娓娓道来。
    吴孔明、陈化兰……今后,农科讲坛将成为常态,每月一次,农业科技领域内的大腕们将在这里陆续开讲。在主持人、农科院人事局局长魏琦看来,致力于打造“高端、权威、前沿”的农科讲坛,无疑会成为农业科研领域深入交流的平台。
    “很好的问题,我只能简单的回答,还不清楚,这个问题还在研究当中?!?br />     首场报告会以“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的分子基础”为主题,这是李家洋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,但在外行听来难免有些晦涩与枯燥。
    设计育种,简单理解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,选育出抗虫、抗病、抗旱、抗寒、抗盐碱等指向性基因,并最终培育出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新品种。
    然而就水稻的分蘖而言,从27万水稻基因中找到、克隆、分析关键基因,再去研究有关机理,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
    问号和虚线出现在在幻灯片中,这位我国水稻分子育种专家坦言,那些是目前不太清楚的问题。
    一名科研人员向他提了一个IPA1突变体的相关问题。李家洋诚恳地回答对方:“很好的问题,我只能简单地回答,因为这个问题还在研究当中?!?br />     “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科学家很重要的素养。”
    “水稻的世界很大,我明白成功需要创新、运气,更需要努力。当您遇到困难,如何坚持?”中国水稻研究所的一名研一的学生向院长发问。
    研究工作,越有影响、有贡献,难度也越大。在李家洋看来,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团队或者协作精神?!昂玫难?、好的科学家一定要有团队?!?br />     “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科学家很重要的素养,从而形成互相支持的团队?!彼睦斫馐?,科研是自身优势跟他人优势的集合,通过向别人提供慷慨无私的帮助,从而寻求共同合作。
    “当别人向我们寻求材料、实验技术时,我会尽可能的帮助别人,甚至是论文还没有发表时,哪怕在方法学上共享也可以?!?a target="_blank">李家洋坦言。
    “团队”,这个词在这次报告中出现了12次,他不止一次的提到他的团队、他的工作伙伴以及他的学生。
    “做科学研究,千头万绪,要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?!?br />     带学生、做科研、写论文,是科研人员们共同的话题。
    报告会上,一名老师表达了自己的苦闷?!跋衷诤芏嘌奈恼潞芴荆蛋琢?,就是没有逻辑?!?br />     李家洋将之定义为哲学问题。在日程表里,他每周总会抽出相对固定的时间听取学生汇报工作进展??障兄啵脱=涣鞯幕疤馐恰叭绾闻嘌镜恼苎枷搿?。
    “做科学研究千头万绪。如果不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在实验中出了错,都找不到问题出在哪?!痹谒蠢?,一个人的知识应该成体系,融会贯通。比如了解小麦、水稻基本的资源分布、地理性,都会有助于育种研究。
    此前,李家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,他爱读些哲学、历史、政治与文学方面的书。特别是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对他影响很大,“它可以让你在逆境中看到光明,从顺境中预见到?;?。
    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。在他看来,治理一个单位也要像烹饪小鱼一样,不能太大动干戈,既要保持持续的活力、创造力,又要兼有凝重厚实的底蕴。
    而这,恰彰显出新一代中国农业科研掌舵者举重若轻的自信。(通讯员 高羽洁)

友情链接
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:宜昌市点军区将军路209号
ICP备案号:鄂ICP备17001632号-1 技术支持:宜昌市政府网站群运维服务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