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1日,宜红茶春茶审评活动在市农科院举行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邓余良及市农科院专家、企业代表,对采自6家茶企的54个宜红茶春茶样品进行评审,以确定宜红茶春茶加工技术标准和代表样品。
“6家茶企,严格按照9组红茶加工技术参数,进行样品实验生产,目的是为了找到最佳的参数配比。”市农科院院长、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友海介绍,鲜叶萎凋程度、发酵时间、干燥温度等参数决定了红茶的品质,参数稍有变化结果就不一样。
为保证审评结果的科学公正,此次评审采用密码编号,全程盲评。经过六轮评审,专家们表示红茶样品的外形品质已基本达到要求,部分样品的综合感官品质也已达到春季宜红茶标准,但个别加工环节仍需继续改进?!白詈玫难?/span>汤色棕黄明亮,香气甜香,滋味甜爽。”邓余良说,宜昌茶叶品质较好,但各个企业加工工艺参差不齐,希望通过评审活动确定最佳参数组合,为茶企改进提升红茶品质提供数据支撑。
下一步,市农科院还将组织6家茶企进行宜红茶夏茶试验和秋茶试验,并组织专家对茶样进行评审,以最终确定宜红茶加工技术标准。
(郝晴晴)